祭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

更多美展信息

  • 开始时间:2023-01-01 00:00
  • 结束时间:2023-03-31 00:00
  • 地点: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
已经结束了

前  言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丰富深厚的祭祖传统,孝老爱亲、慎终追远、敬宗睦族,是自古传承的家族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千百年来,一乡一地,一家一族,民间百姓延续不断的祭祖活动,成为中华文化传统最坚韧的脐带,并依托子孙后代延伸至未来。祖容像作为祭祖文化的象征物,是维系家族情感的物质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内涵,它与祖先崇拜、家谱及家庙制度一起,组成了我国人民数千年来所遵守的宗法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昭穆礼教”“俎豆馨香”等传统敬祖观念的现实实践,甚至在艺术、政治和社会多重关系之间互相影响。


祖容像在绘制时注重如实反映祖先样貌及所穿服饰,是中国人物绘画的集大成。宋元以降,随着士人阶层审美趣味的改变,汉唐以来的人物画传统逐渐被边缘化,文人画占据主流,祖容像却因其功能性得以继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传统人物画的“余脉”。晚明时期,在职业创作群体之外,文人也有参与丰富祖容像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内涵。形制多样、分布广泛、数量庞大的祖容像,有助于校准既往美术史研究的某些偏差,对重新审视美术史分类、厘定民间美术的外延、消除民间画与文人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匡正“人物画衰败”的论调,均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明清祖容像藏品,数量可观,质量也属上乘。此次展览,是在对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精品系统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策划生成,绝大多数藏品为首次展示,内容包含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祖容像。既有典型的波臣派肖像画,也有文人参与摹绘的非典型性祖容像;有穿着朴素大方的民人,有身着官服的士人,也有受到旌表的女性;既有身着传统汉人服饰的明人画像,也有凸显满洲民族特色的八旗武官和旗装女性形象。画像之间并非全无关联,既有夫妇,也有母子,秩序谨然,令人肃然起敬。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较为完整的“多罗顺承郡王家族祖容像”,自第七世多罗顺承忠郡王诺罗布至十二世多罗顺承简郡王伦柱共六代郡王、五代王妃,共计11幅作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清代王府祭祖规制,也可通过作品的不同绘制风格了解清代北方祖容像绘制技法和样式的演变。

由于祭祖活动所勾连起的“慎终追远”、世代相继的文化传统并未断裂,使得祭祀祖容像的行为显示出一种突出的民间精神力量,对沟通和维系宗族关系、加强家族之间的团结大有裨益,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此次展览,以三个篇章集中呈示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公众得以借之重新审视家族祭祀文化,真切观照传统基因、民族精神、家族血脉,并将之永铭心中。


来源: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公众号

赞一个(NAN)
全部评论
潘天寿

现代画家、教育家

中国画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体用并举,设计大义

新主语

为中国企业设计好产品

品牌设计画册书籍UI设计

客服微信

  • 客服QQ:3301581688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9:00)

艺术家、艺术展

设计师、设计大赛

CopyRight 艺术时光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1007278号-4 Powered by 鲸熙 ©2021-2022

艺术时光,艺术生联盟,设计时间,美术家网,艺术家网,设计大全,设计公司排名,艺术家推广,画廊发稿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u@ujingxi.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