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博一:申玲的“朝花夕拾”

更多美展信息

  • 开始时间:2022-11-05 00:00
  • 结束时间:2022-12-08 00:00
  • 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798第二空间
已经结束了
  •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电话:0086 10 59789610
  •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于1997年在曼谷成立,先后在北京、香港及南韩开设展覽空间。作为中国..

空花·岁像

Void Flowers, Yearly Portrait

2022.11.5 - 12.8

策展人:冯博一

Curator:Feng Boyi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798第二空间 

Tang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2nd Space

申玲的个展“空花·岁像”正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798第二空间展出。展览由冯博一策划,精选艺术家自80年代以来的早期珍贵作品和近年来的代表创作,包括油画、册页、纸本综合作品等50余件。这也是申玲近年来最重要的一次个展。


摄影致谢 / 李孟夏、孙绍时、豹子队长@青春照相馆



申玲的“朝花夕拾”
冯博一

跟申玲聊天,看她的画儿,总让我想起美国散文家E·B·怀特说过的一句话:“我并不以谋得受众或拥趸为乐,而是因为有时候在描写的过程中,我会偶然体会到当手指触及真理核心时极度的快感,并感到我描述的对象所发出的微弱的厉喊,那声音迷人又古怪。”(见《最美的决定:E.B.怀特书信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或许这可以作为申玲艺术创作态度的比附和注脚,尤其是她近年的新作。其实,对申玲来说,行为的洒脱,随性的画画,所求喜欢或拒绝任何的不喜欢,这才是心灵真正的自由,抑或也是最大的体面,而其他的一切都是仆从。长时间单一而沉溺地去做一件事是申玲喜欢的存在方式,尽可以在一个封闭又延伸的自我世界,没有喧嚣和杂念。她说:“春去秋来,画画像每天起床、刷牙、洗脸、 吃饭一样,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见申玲“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一文)


申玲个展“空花·岁像”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



申玲总有一些东西在画面里,默默地谴怀或抵达,不那么扬声高叫,绝不哗众取宠,却不断被听到。尽管60年代出生的一代,早已承受了这一份不独个人的困惑,通过所谓的艺术创作,自觉地终结某种东西。潜在内心的隐秘只是绽放,看她2015年创作的《浮生六记》系列,总有一个向着的世外,未必是桃源,却仍有在现实内外可存放“自由自在”的地方。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仿佛感受菩提树下安神的绿荫,从容的风。或许这也是她持守与执拗艺术的理由之一。


申玲个展“空花·岁像”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



“花”一直是申玲创作的题材,“空花”是她一组新作的题目,相对应的是“繁花”,繁华不是常态,更不是颂扬的泛滥。申玲的“空花”是她“花非花”的一次次自我“写照“,在镜像中寻拾日常的“对影”,不过更多的是慵倦的闲适与惆怅,一种个人生命的所指与代偿。而“岁像”则是时间运动的借喻,其中展览的“显像”可以在画面空间里不断地穿梭、跳跃,撑起她创作履迹的回望及链接。


申玲个展“空花·岁像”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申玲的创作始终处于持续发力的状态,没有倦怠。作品都是听从直觉的驱使,围绕着自我处境的目光所及,或作为情感的附加值,探究人生的浪漫,人性的幽微。那些画儿,如她1989年的毕业创作,既鞭辟入里地萧瑟凛厉、又妙趣横生地阳光灿烂。热爱且真挚地完成了对自我的接纳和自身的确认,已然成为她艺术创作的断代史。


申玲个展“空花·岁像”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




申玲说:《写不尽,许多愁》《虚室生白》《神交默契于不言》等五件册页是这次展览的核心,也是灵魂。她利用宣纸的媒介及册页形式,有意打乱了视觉的秩序,将每天时长的触感涂抹和拼接成一幅幅流光碎影的画卷。画的格调都是简约的清谈,恍然凝想,循绪而变,还有着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小说里那种神经兮兮的凄美之感。因为多是片段式描述,又具有电影镜头般的恍惚转换。她的线条、晕染的舒展,弥合了许多跳跃所产生的缝隙,渲染着缥缈的虚幻性,使这些册页成为她居间的交集,连续的混合。



申玲个展“空花·岁像”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



包括她《面朝大海》《四季歌》《暮色》等今年的最新作品,我们既能看出她绘画的功力,又能感受到她对上帝赋予自然生态的一片痴情。她在她营造的暗浊花园里草间居游,并不借助于所谓“现实感”的容器,没有当下流行的“作品性”痕迹,也不为创作预设明确的针对性,而是跨越了“似真性”之后,随心所欲地直接画出来,观者尽可以在她作品中的临界点上游弋。这是她个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及思维的发散,也是相互关系的吸附。她真实地表现了臆想状态下的内心世界,隐性地显示着她本身的经历、记忆和审美趣味,可谓是一种在内心折射的抽象现实。看似不经意的地方,其实是用力了,只是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看似无序中,却衬托了人与鸟、兽、花、草、树等不同形象的容量。如同朝花夕拾,隔夜清霜。


申玲个展“空花·岁像”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
这些年,申玲似乎在收拾凌乱,平息急促,开始了内心的一种觉知和清理。从画里画外中出走,删汰枝蔓,在浑然中抉发出独特的本心。甚至逐渐消蚀她以往创作的痕迹,以及摆脱现实带来的种种不安。好在她可以通过绘画,打发庸常的日子,排遣鸡零狗碎的冗杂,接住那些无处遁形的破碎。“随着年龄的增长,野性也在老去,与其说是野,不如说是倔。本该学会心平气和的面对一切,无奈心情常常是忽热忽冷,上一秒还春暖花开,下一秒就冰冻三尺。” 申玲如是说。(见申玲“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一文)我以为申玲的绘画是在生命之河里流淌和涉渡,好像吹向陌路的风,看世间万物野蛮生长。而她最终所要完成的是一个脆弱生命个体在茫茫的混沌背景中,找寻出她命途的境遇和谨细情感的轨迹,并在喧嚣、荒诞的混世里,浓缩了她无所谓的自我表现与独领风骚。

申玲个展“空花·岁像”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


赞一个(NAN)
申玲
全部评论
潘天寿

现代画家、教育家

中国画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体用并举,设计大义

新主语

为中国企业设计好产品

品牌设计画册书籍UI设计

客服微信

  • 客服QQ:3301581688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9:00)

艺术家、艺术展

设计师、设计大赛

CopyRight 艺术时光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1007278号-4 Powered by 鲸熙 ©2021-2022

艺术时光,艺术生联盟,设计时间,美术家网,艺术家网,设计大全,设计公司排名,艺术家推广,画廊发稿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至:u@ujingxi.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尽快处理。